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庫克艦長的「奮進號」艦確認位於羅德島附近海域
據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稱,研究人員已經證實,18 世紀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的失蹤船隻最終安息在羅德島的紐波特港,從而解開了數十年的謎團。
博物館在本月初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兩位澳洲歷史學家麥克康奈爾和德斯利迪最初於1998年確定了這艘名為「奮進號」(HMS Endeavour)的沉船位置 。博物館的報告詳細說明了一項歷時26年的檔案和考古研究計畫如何最終確定「奮進號」沉船的位置,正如康奈爾和利迪所想的那樣,它實際上位於紐波特港的海底。
庫克船長在18世紀中期駕駛「奮進號」多次橫渡太平洋,這在歷史上可謂是家喻戶曉。他因前往塔希提島、紐西蘭和澳洲(他宣稱這些島嶼為英國所有)以及夏威夷(最終在與當地居民的糾紛中喪生)的航行而被人們銘記。博物館的報告指出,庫克對這些島嶼的探索為英國在這些地區的殖民奠定了基礎,因此,儘管出於各種原因,它仍然是澳洲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報告摘要寫道:“對一些人來說,詹姆斯·庫克在1768年至1771年間領導的太平洋航行體現了歐洲啟蒙時代的精神;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它像徵著殖民化的開始和對原住民的征服。”
庫克去世後,「奮進號」返回英國,並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用於運送英國軍隊和關押戰俘。後來,它被賣給了私人船主,後者將其改名為“三明治勳爵”,並於1778年在紐波特港的戰爭中故意沉沒。
2022年,澳洲海事專家 首次宣布,他們認為「奮進號」是散落在紐波特港的眾多古代沉船之一,這一說法引發了廣泛爭議。但羅德島州歷史保護與遺產委員會與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合作,推進了沉船研究,最終確認了沉船的身份。他們正在努力確保沉船遺址從現在起得到保護。
報告指出:“鑑於‘奮進號’對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美國以及整個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要確定其沉船地點,就需要確保最高級別的立法和實體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