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one one

臺灣雕塑家朱銘逝世香港隨處可見其作品

中新網4月24日電綜合報導,臺灣雕塑藝術家朱銘22日在家中被家人發現輕生,享年85歲

2019年9月14日,朱銘以埋藏逾5000年珍貴古茄苳沉木雕刻的“太極”新作,在位於新北的朱銘美術館開展。

朱銘,1938年生於臺灣苗栗,15歲時師承傳統雕刻師李金川學藝,30歲再拜入雕刻家楊英風門下,自此開啟當代藝術創作人生。

他早期作品以刻畫臺灣鄉土為主,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根據學習太極的經驗創作之後使其名聲大噪的“太極系列”作品。

朱銘曾在2019年接受採訪時表示,“藝術工作是一場修行”。 當時年逾八旬、創作力依舊旺盛的他坦言,“藝術家不能休息,更沒有聽說過有藝術家在退休的。”

朱銘最滿意的作品《人間系列》經歷30年的創作,題材與內容有多重的轉變,從俗世的人間刻畫,最後回歸到深刻的哲學思考,是藝術家對人間的探索體會的綜合展示。 朱銘《人間系列》作品意涵分為:“有情人間”“浮世人間”“自在人間”。 2015年曾在重慶展出“有情人間”和“浮世人間”部分。

另據港媒報導,香港多處可見朱銘的作品,包香港中文大學地標《仲門》、中環交易廣場平臺上的《太極》、金鐘中銀大廈正門的《和諧共處》,及放置於香港文化中心的《人間系列-排隊》等。

1986年製成的《仲門》,原題《門》,是朱銘的《太極系列》中最後一個大系列《拱門》的首件正式作品。 1987年,朱銘將其贈予香港中文大學,這座巨型雕塑從太極拳的氣韻中獲得啟發,現時擺放於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正門前,成為了中大本部重要地標之一。 2007年,朱銘將這件作品重新命名為《仲門》,並為作品重新題字。

1989年,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委約朱銘為香港中國銀行總行創作大型青銅雕塑,因而便誕生了《和諧共處》。 這座青銅雕塑特有的重量感和動感,與建築物“節節高升”的現代造型,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位於中環交易廣場第二座平臺噴水池旁的《太極》雕塑,亦是人們有最多機會遇見的朱銘雕塑。

放置於香港文化中心的《人間系列-排隊》中,有十個造型各异的人物,排著隊等待著進入館內。 除了以鮮豔的服裝顏色區別外,每個人身上不同的配件也是重點。 在雕刻技法上,人物都以1980年代後“太極系列”的做法,以發泡膠塑形,再根據個別需要加以修整。 雖然尺寸已經放大到跟真人一樣大小,不過臉部五官仍然以簡略的管道來表現。

2014年,香港康文署及朱銘美術館合辦了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朱銘個人展覽《刻畫人間》,展出《人間系列》中120套雕塑作品,其中包括以木材、陶土、石塊、銅及不銹鋼等不同物料創作的獨立作品。

2015年6月13日,朱銘雕塑作品首次亮相重慶,其最滿意的作品《人間系列》在重慶時代廣場展出。 朱銘的《人間系列》是藝術家對人間的探索體會的綜合展示。

  1. 尚無回應.

  1. 尚無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