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決定對中國遊客實施為期5個月的免簽政策
據央視新聞報道,9月13日,泰國內閣會議作出決定,對中國遊客實施為期5個月的免簽政策,從2023年9月25日開始實施至2024年2月29日。
Posts Tagged ‘ 泰國 ’
據央視新聞報道,9月13日,泰國內閣會議作出決定,對中國遊客實施為期5個月的免簽政策,從2023年9月25日開始實施至2024年2月29日。
作者為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教授
日本共同社在本月7日的一則報導,內容有關日本政府曾被諮詢是否加入美國、英國等嚴厲批評中國在香港建立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的聯合聲明,而日本政府表示拒絕。在這則新聞報導之後,引發許多的爭議與討論。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是日本政府的官方發言人,8日在記者會上回答日本媒體記者的詢問時,對上述新聞報導內容予以否認,且重申,當中國通過香港國安法後,日本在第一時間透過他和外相茂木敏充表達深切憂慮,並召見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等方式,直接向中國高層和國際社會明確表達日本強烈的立場,美英等國也對日本的應對表示肯定,沒有所謂的「失望」之說。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表示,日本政府將主導七大工業化國家(G7)發表關於香港問題的聲明,對「香港國安法」表達憂慮和不安。安倍首相的發言,顯然是希望可以化解外界的質疑。
然而,面對國際局勢出現愈來愈多的新聞報導,類似「美中競爭」、「新冷戰」、「戰略競爭」等內容,日本面對「印太同盟」與「中國夢」的戰略選擇,的確很難做到「八方美人」,也就是難以「面面俱到」。
日本知名學者白石隆,這位長期在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任教的學者,也長期擔任日本政府在外交、經貿與科技發展政策等領域的諮詢顧問的學者,日前在「中央公論」雜誌發表的文章,銳利且深刻地分析日本政治外交在面臨這種矛盾情境的艱難選擇。
白石隆教授在文章中以「日本在亞洲」與「德國在歐洲」來做為比較。二次大戰結束後的德國,因為戰敗的緣故,德國被分割為東德與西德,西德更成為美蘇冷戰對立的最前沿國家。西德於是採取:為確保國防安全而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以及以強調「我們都是歐洲人」來迴避「(德國的)民族主義」,德國與法國進行和解與結盟,共同推動歐盟整合。透過「北約」與「歐盟」來作為德國經濟繁榮與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當冷戰結束,德國統一之後,隨著歐盟東擴,德國已經不再是美蘇對立的最前沿國家,國防安全的壓力大幅降低。擁有強勢經濟力量的德國,被美國不斷施壓與要求應增加軍事支出費用,歐盟其他國家更強烈希望德國進一步擴大財政支出以支援限於經濟困境的歐盟會員國,這些外壓卻讓德國民眾逐漸降低對北約與歐盟的支持,因為德國民眾不願意因此而犧牲國內的經濟繁榮與社會安全。
至於在亞洲的日本,同樣也是二次大戰的戰敗國,日本國土沒有被分割佔領,日本也不是冷戰對立的最前沿國家,亞洲也沒有形成類似北約的集體安全組織,日本的國防安全主要是依賴美國提供的核武保護傘以及駐日美軍的威嚇力量;在冷戰時期的亞洲,更沒有區域性經濟整合機制。
當冷戰結束之後,亞太地區出現區域經濟整合的討論機制,再加上日本、南韓、中國沿海省份、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區域已經建立了區域性跨國生產分工體制,並且帶動該區域與相關國家快速的經濟成長。
只是,隨著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且成為「世界工廠」之後,亞太區域整合的性質出現質變,原本是「美國(加上歐盟)─日本─亞洲其他國家(包含中國)」三角貿易結構,在本世紀初期轉變成「美國(加上歐盟)─中國─亞洲其他國家(包含日本)」三角貿易結構。問題是,由於亞洲區域依舊欠缺區域性集體安全組織或相關的機制安排,經濟議題與安保課題出現緊張衝突關係。
中國雖然融入亞洲區域經濟與全球經濟整合,但是中國不在美國所領導與設計的亞太區域安全機制之內,因為美國在亞太區域建立的安保機制是以美國與個別國家,例如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以雙邊架構為主,建構出「輻射式」(hub-and-spokes)區域性安保架構。中國不在此安保架構之內,日本成為美中對抗的最前沿國家,這才是問題之所在。
日本應該如何因應?或者亞洲國家如何因應日益增強的美中對抗局勢?這是一種選擇,也是一個不同的交易「成本─效益」選項的選擇課題。然而,正如最近爆發的「COVID-19」全球疫情,為何爆發?如何擴散?未來有何演變?甚至何時結束(或永遠無法結束)?政治領導者如何因應這種危機?面對這種「不明之未知情勢(unknown unknowns)」,政治領導者如果不小心做出錯誤的選擇,很容易導致民眾失去對政府的信心。因此,慎選政治領導人是很重要的,政治領導人的謹慎決策更是重要的。
羅霖早前忙個不停,為以「美魔女」為主題的寫真集到泰國進行拍攝,忙完一輪後,她亦重回母親角色,近日她抽空陪兒子出埠遊玩。
羅霖在4月拍寫真前,積極減磅,在一個月內減了十磅。而日前她與13歲的孻子Jonathan去了日本沖繩度假,羅霖在個人主頁上載了數張旅遊照,身穿綠色連身裙,驕人身材表露無遺。她與幼子興奮地一同玩水上活動和睇海豚,開心不已。她更留言:「陪Jonathan 玩足一天水上活動,來沖繩必定會和海豚互動!」
翻看她的IG,其實在去年同樣6月的時間,她與Jonathan也早已到過沖繩度假,更是一樣有睇海豚和坐同一個大浮床這些節目,分別只是當時其二子Jordan也在場。僅僅一年前便重臨舊地,看來他們兩母子的確很喜愛這地方吧。
「范爺」范冰冰去年挺過逃稅風波後,上週無預警與未婚夫李晨分手,兩人都在微博寫下:「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儘管4年冰晨戀畫下句點,不過雙方未有惡言,甚至在官宣第3天,范冰冰和李晨還被直擊合體吃飯。
范冰冰、李晨上周四晚上無預警宣布分手,不過冰晨未有惡言,甚至在官宣分手第三天,兩人還被陸媒直擊相約聚餐,范冰冰和李晨都戴帽子、口罩低調現身泰國餐廳,聚餐結束後,李晨送范冰冰上車開,彼此還不捨揮手道別。
儘管范冰冰、李晨無緣步入禮堂,但兩人分手後仍是朋友,還可以坐下來吃飯聚餐,網友大多正面評價「分手了還是我們,只是不同的我們」、「好聚好散,挺好的」、「多麼瀟灑,分手之後還能吃飯」。
33歲大陸女星孟瑤出道多年,曾受香港導演王晶賞識成為「晶女郎」,但好身材始終比演藝成績來得有話題,近日她赴泰國蘇美島度假,穿上比基尼在海邊搔首弄姿,深知自身優勢,孟瑤豪邁解放巨乳,其中一支影片只見海浪潮她襲來,胸前巨大「震波」把網友都打暈了。
孟瑤陸續在IG秀出度假美照,她穿上低胸洋裝,戴著草帽入鏡,擁有36E、26、36勻稱比例的她,雄偉上圍呼之欲出,畫面十分火辣,難想像她已是一個孩子的媽,此外,孟瑤還加碼送福利,釋出一支戲水影片,當中孟瑤換上兩截式泳裝,整個人浸在海中玩水,下一秒一波湧浪打上身,渾圓雙峰幾乎快掉出,再次展現其驚人乳量。
該支影片一出,網友看到發愣,紛紛表示,「身材太火辣」、「比之前更大了」,大讚女神體態太完美。事實上,孟瑤從不吝秀性感,日前PO出在泳池畔吃早餐的照片,逕讓一雙南半球溢出上衣,體現「胸比臉大」奇觀,也曾全裸在浴缸吃雪糕,或是洗SPA時刻意拍下任由強力水柱沖擊雙峰的影片,話題十足。
泰國曼谷市政府1月31日出動一批無人機在空中灑水,以緩解該市嚴重的霧霾問題。
當天在曼谷市政府行政大樓前的廣場上,工作人員操控無人機執行灑水任務。另外,在該市乍都乍公園、倫披尼公園等5處地點也設立了無人機灑水操作點。
曼谷市長阿沙雲表示,這是曼谷市首次使用無人機灑水以减少霧霾,共有50架無人機可投入工作,未來將根據空氣情况和實際需要擴大灑水範圍。
據介紹,每架無人機可攜帶5升至10升水,一次充電可在2平方公里的區域飛行15至20分鐘。阿沙雲表示,無人機將每天在每個操作地點範圍灑水一兩個小時,預計可减少空氣中二成至三成的粉塵含量。
此前,曼谷市相關部門已開始對全市所有公共公園噴水和清潔樹木,以减少花草樹木上的灰塵。到目前為止,已有20個公園的樹木被清洗過。
曼谷及周邊地區的霧霾天氣已持續了數周時間。嚴重的空氣污染迫使曼谷全市437所學校於1月30日中午開始停課直至下周。另外,泰國教育部也下令曼谷及周邊各府包括中小學和大學在內的所有學校在1月31日和2月1日停課。
泰國總理巴育已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及地方官員儘快採取措施解决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據悉,泰國環境保護等部門將聯合軍警人員於2月1日開始對工廠企業展開清查,重點檢查那些可能產生嚴重空氣污染的企業尤其是燃燒煤炭、燃油和木材的工廠。
人人都值得擁有幸福的生活!被封為泰版「Angelababy」的變性人皇后妮莎(Nissa Katerahong)先前嫁給了大陸土豪鮑哥,兩人婚後生活幸福美滿,且男方對妮莎更是寵愛有加,不過外界相當好奇兩人的房事生活,土豪哥也大方分享「和一般女人沒有不同」。
妮莎五官精緻甜美,擁有火辣的身材,也讓她2014年一舉奪下蒂芬妮環球小姐的選美冠軍,不久前嫁給大陸土豪鮑哥,對方對妮莎相當寵愛,甚至笑說根本是把老婆當女兒在寵,土豪哥知道妮莎喜歡收集娃娃跟公仔,也知道她會幫娃娃設計衣服,為了滿足妻子甚至訂製櫃子妮莎收藏娃娃,即便娃娃要價不斐,土豪哥絲毫不手軟,就是為了給妻子最頂級的待遇。
土豪哥透露,兩人若是吵架,頂多冷戰一兩天,但他也會想到妻子年紀小,多少會讓著她一些,至於被問到變性人的婚姻生活,與平常人有何不同時,土豪哥解釋,妮莎全身所有的器官都和女人一樣,就連房事也不會有影響,甚至有很多人誤解變性人因為荷爾蒙失衡會早死,土豪哥澄清只需要2年打一次雌性激素,想要活到80歲都不是問題。
大陸女星范冰冰近日捲入逃稅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不僅28日傳出她和弟弟范丞丞遭到大陸官方限制出境,昨(31)日再爆29日范冰冰與經紀人穆曉光同時被捕,穆曉光更被多加指控一條毀滅證據罪,但目前范冰冰工作室未出面回應,兩人的手機也處於關機狀態,對於傳聞還無法確認真偽。
但近日微博卻瘋傳一張「范冰冰被捕影片」截圖,照片中中間的女子疑似范冰冰,戴著腳鐐手銬,身旁還站著兩位女警,神情看起來相當憔悴,但卻有不少網友痛批「假到不能再假了」、「P的漏洞百出」,認為在傳聞還沒獲得證實之前就落井下石真的很沒有道德,港媒也揭露,照片中該女子根本不是范冰冰,更透露女子穿的衣服是「泰國潮牌2018新款」,僅要75元人民幣(約台幣336元)。
范冰冰涉嫌逃漏稅一事引發外界強烈關注,29日更爆出范冰冰與經紀人穆曉光被捕,但兩天後范冰冰隨即獲釋,穆曉光因涉滅證嫌疑,目前還遭到拘留中,雖然消息皆為獲得證實,但大陸影視圈已人人自危。
7月9日
0746 一名葡萄牙記者引述海軍專家指,搜救行動實際上經已展開,但基於保密原因及爭取時間救人,才向傳媒發放錯誤的搜救時間表。
0730 有外媒引述天氣預報指,當地周一整天會下大雨,尤其是中午時間,令洞穴內的水位急速上漲,增加救援難度。
0700 董里府有善信到寺廟,為仍然被困的男孩及教練等人祈福。
0520 有英媒表示,周日率先獲救的男孩,分別是蒙空(Mongkol Boonpiam)、菩拉傑(Prajak Sutham)、皮帕特(Pipat Bodhi)及納塔武特(Nattawut ‘Tle’ Takamsai)。
0500 馬斯克在Twitter發片,可見其公司正測試一款可載人的小型潛水艇,或稍後加入協助救人。
0400 有外媒報道,考慮天氣、水位以及洞內生還者的精神及體能是否穩定等因素下,下一輪搜救行動最早會於香港時間周一下午5時展開,與昨晚記者會上的官方說法有出入。
0315 泰國官員表示,或需要4天時間,才可以將餘下被困洞穴的8名男孩及教練救出。
0125 SpaceX始創人馬斯克旗下的鑽洞公司「The Boring Company」表示,4名工程師會留在洞口,準備為泰國政府提供支援。
7月8日
2215 搜救人員將於香港時間明早8時繼續拯救行動。
2200 搜救結果有變化,當局澄清暫時只救出4人,仍有9人未脫險。由於救人的氧氣樽耗盡,因此要在10至20小時內才重啟搜救行動。今次行動有50名外國潛水員及40名泰國潛水員參與。
泰國少足隊員被困清萊山洞,踏入第17日,暫時有4人獲救,仍有8名男孩及1名教練待救。搜救行動將於當地時間周一(9日)早上8時繼續,當地官員清晨表示,整個救援行動或需時4天。另外,有英媒披露獲救4子身分。
《每日郵報》報道,獲救者分別是曾寫信籲家人勿擔心的13歲男孩蒙空(Mongkol Boonpiam)、14歲的菩拉傑(Prajak Sutham)、15歲的皮帕特(Pipat Bodhi)及11歲納塔武特(Nattawut ‘Tle’ Takamsai)。其中皮帕特並非足球隊的成員,但他與14歲守門員埃卡拉特(Ekkarat Wongsookchan)份屬好友,因而隨友人參加訓練,及前往洞穴探險。
前清萊府府尹、是次救援行動的負責人納隆薩(Narongsak Osottanakorn)在周日晚指出,救援行動將於10至20小時內重啟,即最早為香港時間周一早上8時。但有外媒報道,考慮天氣、水位以及洞內生還者的精神及體能是否穩定等因素下,下一輪搜救行動最早以要在香港時間周一下午5時展開,與記者會的說法有出入。
曾表示願意申出援手的SpaceX始創人馬斯克(Elon Musk),周日在Twitter發片,可見團隊正在測試一款可載人的小型潛水艇,希望盡快能加入協助救人。馬斯克日前派出旗下鑽洞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的4名工程師到場增援。在4名男孩獲救後,公司表示工程師仍會留守現場,準備隨時為泰國政府提供支援。
泰國清萊府被困溶洞內的少年足球隊和教練13人,仍未逃出生天。據進入洞內營救的泰國軍方周三(4日)公佈最新影片顯示,眾人精神良好,面對鏡頭有說有笑,但身體顯得非常瘦弱,令人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因恐周末再有大雨,救援工作正在加緊進行。救援人員昨晚表示,經過摩打不停抽水,洞內水位已經下降約50厘米。受困者的13人或可於未來數日分批救出,估計無需早前預計的4個月時間就可以重見天日。
據報道,鑒於現場未來幾日可能再下雨,泰政府正爭取在水位上升前安排眾人脫困,泰國副總理頌吉表示,已經開始教導他們游泳和潛水,強調過程需要大量人手支持,官員透露不排除安排被困少年分批離開,並澄清他們未必需要在洞內等待4個月之久。
7月4日是被困的12名少年和25歲教練在洞穴內度過第12日,當地時間3日中午進入洞穴的9名海軍軍人,4日決定留下來陪同他們直至安全脫困,當中包括海豹突擊隊7名成員和一名軍醫,以及一名隸屬海軍水底和高壓氧治療部隊的護士。
泰政府和在場協助救援的潛水專家均多次強調,由於洞穴內環境複雜危險,除非能百分百確保安全,否則不會冒險安排他們離開。泰國官員表示,現階段最理想做法是抽走洞內積水。據報,截止至當地時間3日晚,政府已將洞內1.2億升積水抽走,今後救援關鍵是如何控制洞內水位,並克服未來的雨水增多問題。參與行動的英國專家表示,雖然洞裡水位已經下降,但潛水的條件依然惡劣,使用潛水救人需面對嚴重技術困難,並有安全風險,不能草率行事。
清萊府府尹納隆薩4日表示,被困少年正接受使用潛水鏡和使用氧氣筒呼吸的訓練,但相信暫時未嘗試潛水。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1 | 2 | 3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