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one one

Posts Tagged ‘ 便利店

元朗、天水圍3間便利店收假「大牛」 警方拘捕3人

警方偵破一宗偽鈔案,消息指,一名中年男子前日(19日)持一疊500港元鈔票,分別到元朗及天水圍3間連鎖便利店增值電子支付工具,期間疑夾雜多張真假鈔票,令便利店職員未能即時發現假鈔。直至職員其後點算鈔票時,才發現受騙收到假「大牛」。

店方表示昨(20日)得悉至少3間店舖中招,收到16張偽鈔,遂報警處理。據了解,警方接報後拘捕至少3名涉案人士,懷疑他們與便利店行使偽鈔案有關。案件交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3人仍被扣留調查。行動中檢獲的偽鈔顏色較淺,防偽金屬線的位置及右上角steve madden shoes的圖案與真鈔不同,警方正追查偽鈔的來源。

根據金管局網頁,2018系列香港鈔票有6項防偽特徵,其中包括真鈔鈔票具有明顯的凹凸手感,右上角動感圖案的閃亮圓環會隨輕微傾斜鈔票而轉動。開窗式金屬線上的閃亮圓環會隨著鈔票轉動。而防偽金屬線在背光環境下會變成一條不間斷的黑色粗紋,右邊鈔票號碼旁設高透光水印,並則以紫荊花為主題,背光可見花、葉、花蕾及銀碼數字。而分別位於正面右下角、背面左下角的單色圖案在紫外光下會呈現兩種熒光顏色;背光則可見兩面的圖案拼合成銀碼數字。

阿里巴巴和京东这样的电商-能不能瓦解所有的实体零售业态

今天想通过捋顺消费演变的历史,来看看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电商,究竟是能不能瓦解所有的实体零售业态,还想看看未来零售的竞争,到底是哪方面的竞争。

纵观历史,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进化是由哲学和科技推动的。哲学在乎制度,即组织形式,科技在乎力量,即生产力。西方哲学和工业革命的层层递进推动了制度和生产力,消费是在这两台历史推动机下的产物,而后凯恩斯主义将消费从历史的产物变成了推动历史的原因,消费社会就此掀开。这是他的伟大之处。

所以历史推动了消费,现在消费也在推动历史。研究消费的一个最基础的方式就是研究消费的历史。反观制度和科技是如何改变消费的,着力思考这些改变的方向和逻辑是什么。

为什么会诞生百货和便利店?

城市化先于大众消费的产生。

以日本为例,日本在1895年打了中日甲午战争,1905年打了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时需求使得日本经济一片繁荣,也加速了日本城市化进程。1920年东京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6.6%,1930年占到了8.4%。1940年超过了10%。

在这城市化的20年,东京电器(东芝前身)开始批量生产灯泡。同时出现的还有1923年开始的资生堂连锁店,日本第一次开始了培训经销商的体系,1925年宝塚大剧场开业,宣告了娱乐消费的开启。

在基础设施方面,日本第一条地铁线浅草-上野线开始运营。城市基础设施开始加速和扩大城市人的活动范围。随着基础设施的建立,房地产商开始盖公寓,写字楼林立,随着写字楼诞生了一批中产阶级消费者,百货公司应运而生,百货业态开始出现,三越百货起于1929年,伊势丹起于1933年,位于浅草的松屋起于1931年。

第二年,也就是1932年,日本的无线广播收听人数突破100万,媒体从纸媒向广播发展,人们的消费生活以物质消费和娱乐消费的形式展开。但是当时由于工业生产尚无法满足大众消费,多是以家庭手工业生产出来的,没有规模效益的商品单价昂贵,此时的消费多是以社会中上层的消费者为主,百货的兴起为这类消费者提供了绝佳的购物空间。但是无法规模化的商品无法使得大众进入消费社会。

但是那个时代的消费发展完全不平衡。在那时,美国已经开始上映了米老鼠,因为电视机已经开始普及。T型车早在1908年就成为了大众消费品,1919年欧洲的首款量产汽车雪铁龙A型也上市。崇尚时尚的法国人也在那时用Chanel 5号香水宣告了中高层消费的崛起。Walgreens则开创性地将药品,个户,报摊,烟草,餐馆,冷饮集合在一起,开成了连锁经营模式,极大地便利了城市人的消费,和百货公司穿插布局。

另一业态便利店也雏形初现,成立于1927年的7-11开始在达拉斯贩售鸡蛋牛奶面包和冷冻食品。当时的美国作为世界领先的消费业态,而当时的日本十分崇尚美式生活,而这些业态也都被逐渐引进日本。

百货是怎么被便利店逼上“中高端定位”这条路的?

19世纪30-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日本的消费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战后的匮乏生活恐慌之后,日本开始了战后复兴,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日本经济最快速的增长是1955到1973年。

随着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大众消费品开始崛起。第一个规模化的大众消费品类是家电。1953年,三洋开始销售洗衣机,家电三大神器:洗衣机、电冰箱和电视机,开始大规模登上历史舞台,这期间孕育了松下、三洋、东芝等至今我们依然熟悉的企业。

当时诞生于1949年的优衣库还是一家小服装店。而后的1960年代是大规模生产汽车,当时的汽车厂商大多以性价比高的型号为主打,最突出的是丰田花冠,卡罗拉,同时期的马自达,斯巴鲁也都竞相开发小型汽车。汽车的发展同时,索尼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研发了世界上最小的半导体收音机。

基础设施方面,1951年东京的羽田国际机场竣工。日本第一个特快列车开始在东京新宿运营。交通的发展加速了地产的溢出效应,东京城市圈越来越大,就如同纽约一样。公路的便利让沃尔玛等大卖场开始大规模扩张,日本的大荣超市等业态开始扩张,日本人学习美国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因为美国的超市诞生可是经历了50年的变迁。

但无论如何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使得日本民众纷纷过上了朝思暮想的美式生活,人们崇尚越大越好,东西越买越多,越卖越贵,房子一直在涨,财富效益不断涌现,而此时的日本的老年人比例占5%-6%(这个数字和后面的老龄化形成鲜明对比,2004年日本的老年人比例占到了20%,预计在2034年达到30%)。之后80年代日本又掀起了奢侈品的狂热。纷纷出国和在境内购买奢侈品,物质极大丰富之后,人们的物欲越来越膨胀。

再看二战后的美国,拥有私家车的户数占到了60%,私家车的普及成为了基础设施,让沃尔玛可以在郊区开Big Box,大规模运货车和大量私家车涌向郊区的大卖场。同时最低工资法案出台,城市内早已成熟的街角杂货店业态无法承受高额的人工成本,美国的杂货店从40年代开始,逐渐将年轻的店员,变成了退休妇女,再由于70年代条形码的普及,杂货店直接取消了店员,只设置结账收银员,于是便利店的雏形开始出现。

由于便利店的效率提升,价格降低,百货店无法和拥有咄咄逼人的价格和极度方便的便利店相抗衡,百货公司开始定位中高端消费,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财富效益,让欧洲的奢侈品LV,Prada等品牌大规模登陆美国,成立于1941年的Coach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这也为后面的轻奢策略奠定了基础。

美国和日本在消费升级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消费的升级让美国的业态更加丰富,第一家购物中心也于1954年在底特律开业,容纳了1000家门店。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的普及,使得商业地产的价值凸显,下一年,麦当劳开始连锁营业。美国的大众消费开始掀起廉价文化。

而廉价文化是建立在效率的提升,包括生产效率和营运效率。廉价文化下的业态是城市内的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连锁餐饮,和郊区的大卖场。而百货则更加定位精英阶层。这是20年代-70年代美国零售业态发生的改变,至今都在稳定发展着,唯一的变化是集中度越来越高,梅西和西尔斯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沃尔玛也效率越来越高,这其中淘汰了效率较低的伍尔沃斯(自选模式和收款机的开拓者,但是因价格相比沃尔玛无优势而逐渐衰退)。出现的挑战者都是商业模式创新的Costco等更便宜的竞争者。只是这些业态无一不受到地产和交通的制约。

但是直到Amazon的出现,才打破了地产的界限和消费者阶层的划分。

反观日本,类似的业态演变也在发生。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超市代表大荣曾经在1972年销售额超过了三越百货,曾经也是非常轰动的新闻。让人们看到了杂货商品的巨大市场,大众消费和廉价文化成为兴起。百货店的业态开始并不是主流,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增加超市的效率(就如同现今阿里巴巴和京东在思考如何占领日用百货和生鲜市场一样)。

美国的沃尔玛似乎是一个好案例,但是是建立在私家车渗透率极高和公路效率极高的基础设施之上,这真的适合日本吗?直到日本第一家7-11的开业,这发生在1974年。现在连锁便利店的销售额远远超过百货,成为了日本最典型的业态。因为日本拥有着美国没有的:城市密度。

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什么都要做便利店?

自从沃尔玛一统天下,很多零售从业者都看到的是规模效益,而便利店的精髓在于密度。门店密度越大,单次配送的效率越高,便利店的周转也就越快。而便利店的周转是经营的命根,周转速度越快,产品就可以越便宜,同时库存压力越小,门店的迭代越快。

比方说每件产品3%的净利润率,一年周转3次,年化的净利率就是9%,一年周转四次,就是12%。因此便利店是要建立在配送效率上,配送效率建立在门店网店的密度上。这是日本独一无二的优势。因此,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决定了不同的业态的适应性。直到现在,超市在日本的发展都十分有限,而便利店的店效则高的惊人,百货业态则一直慢慢地衰老。

因此零售的一切变革都是效率的进步。在美国,伍尔沃斯用没有售货员,只有收银员的杂货店统一了杂货市场,胜在经营效率,而沃尔玛用供应链开创了新的秩序,胜在供应链效率。在日本,效仿美国的大荣超市并没有成为主流业态,而是因日本独特的城市规划而诞生的便利店成为了主流。

百货业态永远是中高端的定位,购物中心为人们建立了场景和空间。在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丰富了购物中心的业态。超市虽然也已经占领各大城市,但是伺机而起的便利店正在酝酿新的变革。

目前全中国一共有600万家,那些夫妻店,估计市场规模在7万亿左右,很多目前都是在亏损边缘,受困于低效的供应链。因此,过慢的周转和库存积压,使得行业整体提升空间非常大。

阿里巴巴和京东的介入能带来什么?

刚才我们回顾了美国和日本的消费历史,发现大众消费从大规模生产开始成为了主流,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城镇特点决定了不同业态的竞争边界。科技发展又让不同的业态效率提升成为了可能。

未来的中国应该是便利店和超市并起的环境。在超市的集中度经过连锁的方式提升之后,夫妻店是唯一没有被升级的业态。这不,电商企业就想来搞事情了。

只不过阿里巴巴认为自己拥有的数据可以帮助夫妻店实现“千店千面”,这应该是小看了夫妻店而高估了数据的价值。便利店因为周转速度非常快,其自我更新迭代的能力远不是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能媲美的,电商能够让百货公司过得很难受,但是很难让便利店们过得很难受。

目前快消品的电商渗透率只有6%。生鲜只有3%,其及时性和消费的偶然性都不是电商能够达到的。作为便利店的店主,只用几天的时间就能知道在我这个位置,什么商品周转速度最快,用不着阿里京东用数据告诉我我该进什么货,我更相信每一天每时每刻交易出来的结果。

在现在的世界,数据崇拜会让人远远高估数据的价值。

既然数据对便利店并不是很有价值,那么电商平台的介入能带来什么?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物流效率, 另一个是资金流的效率。

所谓电商的“赋能”,不外乎三种,便宜的流量,高效的货品周转以及高效的资金周转。

便宜的流量对于便利店来讲并不是很明显,毕竟便利店也是一桩地产的生意,并且可复制性极高。

资金周转的效率提升靠供应链金融,而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刚刚发展尚未成熟。因为供应链金融需要有足够了解商家的物流巨头用自己做背书,为难以获得贷款的小商家拿得银行贷款,加快资金流的流动,从而促进商品地流动。这要求供应链巨头作为第三方,十分熟悉小商家的经营状况和节奏,甚至是货品的折旧规律,为库存估值,从而向银行担保,帮助商家获得授信。

资金流的效率是一个业态最后一个提升的点,这块目前有条件的只有京东和阿里巴巴,因为京东物流和菜鸟、三通一达控制着商家的物流。因此,京东的便利店和天猫小店的竞争,实质不是大数据的竞争,而依然是供应链的竞争,所谓的定制化和“千店千面”,其实让便利店这种快速迭代的业态自我演化,要比外人介入来的更好。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建立零售的基础设施,提升物流的效率,进而让资金流高效地运转,最终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协同流动。这才是让零售进化的正确且不可逆的道路。

芝麻信用公測 杭州現「無人超市」

首批個人徵信機構芝麻信用近日表示,6日將在杭州、北京兩地組織「無人超市」實驗。據介紹,在「無人超市」中,顧客買完東西後自助結賬,是不是付錢以及付多少錢完全由顧客自己決定,即使顧客沒有結賬就離開,也不會有工作人員阻攔。

無人超市、無人收銀的模式在國外已司空見慣,顧客購物之後可在無人櫃檯自助結賬,既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也為便利店、超市節約了人力、時間成本。可是,這樣一種便利的模式,在國內卻一直沒有推廣開來,一種主要觀點就是:國內信用環境相較於國外還不成熟。但也有觀點認為,隨著國內個人徵信系統的逐步建立,國內的信用體系肯定會越來越成熟和健全,公眾的信用意識肯定也會越來越強,無人收銀模式未來在國內也可以複製。

「所以,自從芝麻分『面世』後,我們就一直想要做這樣一個實驗,想試試,這樣的模式是否能在國內被推廣。」螞蟻金服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實驗效果不錯,他們將在近年內,把無人超市的模式逐漸推廣到便利店、超市。而顧客的所有行為,都將被記錄在芝麻信用考核中。

1月底,芝麻信用上線了國內首個個人信用分數「芝麻分」。芝麻分通過對用戶海量數據的挖掘得出相應的芝麻分,直觀地呈現用戶的信用水平。芝麻分參考了美國的信用評分機制FICO,分數分值區間為350至950,芝麻分越高代表用戶的信用狀況越好。

賊人戴鴨舌帽持斧頭 劫便利店掠5800元

警方封鎖現場調查。

又有便利店被劫。長沙灣順寧道一間便利店,凌晨被賊人持斧頭打劫,掠走約5800元現金,逃去無蹤,無人受傷。

凌晨近2時,一名男子持斧頭走入長沙灣順寧道一間7.11便利店,指嚇兩名職員,搶走約5800元現金後逃去。警方正追緝一名年約40至50歲的疑犯,身高約1.8米、中等身材,戴鴨舌帽,穿灰色外套及白色褲、並攜有一個黑色袋。

南亞冷血匪偷薯片 刀插便利店東命危

日趨猖獗的南亞匪徒,昨再涉恐怖偷竊傷人案!一名南亞漢昨晚在油麻地碧街便利店,疑偷薯片後施施然在店外進食,遭東主發現,有人竟折返店與東主糾纏,更用生果刀向其胸捅一刀,傷口深達四吋,連刀柄亦折斷。兇徒其後拋棄刀柄逃去無蹤,店東被送院搶救,性命垂危,油尖警區重案組已全面緝兇。

油麻地碧街便利店發生恐怖偷竊傷人案,男店東胸遭南亞匪捅一刀,情況危殆。警方翻看現場閉路電視後,在附近展開大搜索,並派追蹤犬協助,因有巿民舉報疑匪曾進入彌敦道窩打老道交界地庫一家超巿,轉了一個圈沒有購物便離開,於是亦入內調查,惜無發現。至今晨,警方仍在旺角及油麻地一帶搜索。

傷者姓鄭(三十九歲),已婚,在碧街四十七號開設便利店。昨晚七時許,一名南亞裔男子頭戴藍色鴨舌帽,孭背囊,在店內徘徊片刻離開,然後在店外打開一包薯片施施然進食,鄭懷疑他偷薯片,追出查問,要求付款。

現場消息稱,由於該男子愛理不理,鄭便折返收銀櫃位準備報案,有人尾隨入店,至收銀櫃位出入口,拔出一把刀鋒四吋長的生果刀唬嚇,雙方在收銀櫃位糾纏,賊人不斷向鄭襲擊,鄭拾起紙皮盒頑抗,彼此經十多下推撞後,有人突然向鄭「雞心口」捅一刀,血流如注,然後奪門逃跑,傷者追出,在收銀櫃邊不支倒地。

據悉,由於生果刀插入鄭的胸部深達四吋,力度剛猛,連刀柄亦折斷,疑犯身染血迹,持刀柄跑出幾米外拋棄,沿砵蘭街向旺角奔逃,繼而走入上海街及彌敦道,再轉往尖沙嘴逃去。街坊目睹後紛紛報案,警方和救護員到場,將昏迷重傷職員送廣華醫院,再轉送伊利沙伯醫院搶救。醫生暗示他極度危殆,十多名家人接訊趕抵醫院,不禁垂淚。

警方其後尋回涉案刀柄,又派出追蹤犬協助緝兇,沿路可發現點點血迹,一小時後在彌敦道地庫一家超巿搜查,但無發現。至今晨,警方仍在旺角及油麻地一帶追緝匪蹤,案件交由油尖警區接手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