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 one one

紐約市審計長兼市長候選人布拉德·蘭德被 ICE 特工逮捕

紐約市審計長兼民主黨市長候選人布拉德·蘭德週二在曼哈頓下城的聯邦移民法庭被蒙面的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特工逮捕。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言人表示,蘭德因襲擊執法人員和 妨礙聯邦官員執法而被捕。 

蘭德幾個小時後獲釋。紐約州長凱西·霍楚爾表示,針對他的指控已被撤銷。 

蘭德的辦公室表示,他在旁聽庭審時被ICE特工拘留。過去幾週,他一直在旁聽移民聽證會,並根據他自己的描述,協助護送當事人離開法庭,以免他們被ICE逮捕。 

蘭德競選團隊發言人多拉·佩克 (Dora Pekec)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護送一名被告離開聯邦廣場 26 號移民法庭時,布拉德被蒙面特工帶走並被 ICE 拘留。”

蘭德的一名工作人員從法院拍攝的影片顯示,蘭德被戴上手銬。影片中可以聽到蘭德憤怒地告訴探員,他們無權給他戴上手銬。 

被捕時,他曾說:“你們沒有權力通過司法搜查令逮捕美國公民。” 

「我們英勇的ICE執法人員面臨的襲擊增加了413%——謀求更高職位的政客為了博取關注而破壞執法安全是錯誤的。沒有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如果你對執法人員動手,你將面臨後果,」國土安全部發言人特里西婭·麥克勞克林說道。 

紐約南區警察局發言人表示,正在繼續調查此事。 

發言人表示:“官方程序、政府官員、執法人員以及參與其中的所有公眾的安全是我們辦公室的核心關注點。” 

根據聯邦法律,攻擊執法人員或其他公職人員、破壞財產和妨礙公務都是被禁止的。 

蘭德被捕後發聲

「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我一切都好。我掉了一顆釦子,」蘭德獲釋後開玩笑說。 「但今晚我可以安心地睡在自己的床上,和家人在一起。聽到沒有被起訴,我很慶幸。就算真的被起訴,我也有律師。我不用擔心我的正當程序權利了。在電梯裡,我和一個叫埃德加多的人分開了,幾分鐘前我才剛認識他。埃德加多被ICE拘留了,今晚他被ICE拘留了,今晚他睡不著了。 據我所知,他沒有律師。 

蘭德說,他曾陪同四個家庭參加聽證會,“他們都擔心自己會被 ICE 特工拘留。” 

“這是令人遺憾的一天” 

蘭德獲釋後,霍楚爾發表了演說。 

「這對紐約和我們國家來說都是悲痛的一天,」霍楚爾說。 “這段視頻令人震驚。我知道我需要立即趕來查看情況,並儘我所能進行幹預。” 

霍楚爾表示,對蘭德的指控已被撤銷。 

我只想說:我們的國家比現在好得多。比我們現在所經歷的要好得多。這就是紐約。這就是紐約,一個移民的國度。我們為他們感到驕傲。當我站在九樓的走廊裡,等待朋友的下落時,幾乎所有與我交談過的人,無論是在保全部門還是其他部門,都來自其他國家。他們自己也是移民。別忘了這一點。 

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的發言人表示:“今天不應該討論布拉德·蘭德。而應該確保所有紐約人——無論其證件身份如何——都能感到足夠安全,能夠使用公共資源,例如撥打911、送孩子上學、去醫院或出庭,而不是躲在陰影裡。” 

「ICE 因布拉德·蘭德提問而逮捕他,這是令人震驚的濫用職權,也是對我們民主的威脅。僅僅因為提問就逮捕一位公職人員,一位合法當選的紐約市審計長,是危險的恐嚇,表明他們肆意無視紐約人民的意願。這傳遞了一個明顯的專制信息——ICE 不在乎,任何統治法治,任何董事“所有民選官員和候選人都應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此次逮捕,並為紐約人民挺身而出。” 

紐約市議員亞歷克斯·阿維萊斯表示:“這真是令人髮指。你看到一位現任市政府官員僅僅站在那裡見證其他人所遭受的暴行,你就能看到他所經歷的暴力,想像一下他們對那些不太知名的人做了什麼。” 

蘭德的妻子說:“我今天看到的不是法治。”

蘭德的妻子梅格·巴內特在法院外舉行新聞發布會,並表示蘭德被捕時她和他在一起。

「我今天和他一起,因為這是他第三次在這裡旁聽法庭審訊。我既感動又震驚,他的敘述也非常引人入勝,我想和他一起在這裡親眼見證這一切,」巴內特說。 「我所看到的令人震驚,令人無法接受,也不符合法律規定——我是一名律師。我已經很久沒執業了,但我確信我今天看到的不是法治。那不是正當程序,人們受到的待遇在這個城市和這個國家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她告訴記者,蘭德和其他倡議者曾多次要求查看司法逮捕令和驅逐出境的理由,並且他們正與該嫌疑人攜手合作。

「我們把那個人圍了起來,手臂挽著手臂。我當時也在其中,我們反覆詢問,要出示逮捕令,要他們的姓名,要他們的警徽號碼。我們不清楚他們來自哪個機構,他們穿著制服,很多時候,還戴著拉到鼻樑上的口罩,」巴內特說。 “所以我猜,布拉德的意思是,’我是美國公民,我請求你們出示司法逮捕令,你們沒有理由逮捕我。’”

巴內特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紐約分社,蘭德在與移民法庭聽證會對象挽著手臂行走時被捕。 

蘭德已經連續數週多次前往移民法庭,此前,一些非法移民,包括一名名叫迪倫的布朗克斯高中學生,在參加例行聽證會後被蒙面的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特工逮捕。 

巴內特稱此舉「令人震驚且不可接受」。 

公益辯護人朱馬安威廉斯 (Jumaane Williams) 參加了新聞發布會並表示:“感謝布拉德蘭德 (Brad Lander)。”

「有時候,我們唯一的力量就是親自到現場,見證正在發生的事情。任何有道德品質、有道德意識的人都會感謝布拉德·蘭德的見證,感謝他盡其所能,盡力幫助他人,」威廉斯說。 “這個國家正在發生的事情,那棟樓裡正在發生的事情,簡直令人無法接受。”

蘭德的拉比也作為觀察員來到法院並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了講話。

「我同意這位公益律師的觀點,我從未像今天這樣為他感到驕傲,儘管我在很多場合都認識他,」拉比艾倫·利普曼說道。 “除了所有代表這座城市善良、真實和正義的傑出紐約人的抗議之外,我從未像今天這樣為自己是美國人或紐約人而感到羞恥。”

倡議者聲稱移民法庭正在發生的事情

巴內特描述了他見過的多個案例,當事人被告知他們的案件被駁回,他們有 30 天的時間上訴,但隨後他們在走廊上遇到了等候他們的探員。

「我在那裡反覆目睹的情況,以及我從其他報道中了解到的情況,這種情況還在持續發生:這些人的庇護申請還在審理中,卻被告知『你的案子被駁回了』。這聽起來像是好消息,但實際上並非好消息。這意味著你一離開法庭就會被立即驅逐出境,」她解釋說,「ICEICE在走廊上就在走廊上站成一排,而沒有人向人們解釋。

「他們正在綁架我們的鄰居。他們欺騙他們,哄騙他們,讓他們相信來這裡會有好事發生。當他們聽到法庭判決的消息時,他們就相信會有好事發生。然後,他們面對的是身穿制服、戴著面具的人,他們被綁架了,甚至不明白剛剛發生了什麼法律上的問題,也不明白他們能得到什麼幫助,」威廉斯補充道。 “這是我們所有人都必須站起來反對的。”

以色列襲擊伊朗國家電視台,並警告民眾撤離德黑蘭,指責伊朗以平民為目標

以色列特拉維夫——週一,以色列襲擊了伊朗國家電視台,並警告伊朗首都德黑蘭市中心數十萬居民撤離該市。此前,伊朗又向以色列發射了一波飛彈,造成至少8名平民死亡。據以色列軍方稱,這次攻擊發生後,伊朗再次向以色列發射飛彈,造成至少8名平民死亡。 

這一事態發展發生在該地區敵對勢力公開戰爭的第四天,戰爭沒有絲毫減緩的跡象。

以色列的警告影響了德黑蘭市中心地區多達 33 萬人,其中包括該國國家電視台和警察總部以及三家大型醫院,其中一家由伊朗準軍事革命衛隊擁有。 

川普總統週一晚間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寫道,伊朗“應該簽署我要求他們簽署的‘協議’”,並補充說:“所有人都應該立即撤離德黑蘭!”

川普寫道:“真是可恥,浪費生命。簡而言之,伊朗不可能擁有核武。”

川普當天稍早在加拿大出席 七國集團峰會期間回答了幾個有關伊朗的問題 ,稱他“已經與所有人進行了交談”,並認為伊朗“基本上已經坐在談判桌上。他們希望達成協議”。

七國集團領導人週一晚間就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敵對行動發表聲明。川普簽署了該聲明,儘管美國官員先前曾表示他不打算簽署。

部分內容如下:「我們確認以色列有權自衛。我們重申對以色列安全的支持。我們也強調保護平民的重要性。伊朗是地區不穩定和恐怖的主要根源。我們始終明確表示,伊朗絕不能擁有核武器。我們敦促伊朗危機的解決能夠促成中東地區更廣泛的敵對行動降級,包括在加沙地帶實現停火。」

此外,聲明還表示,“我們將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保持警惕,並隨時準備與志同道合的伙伴進行協調,以維護市場穩定。”

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 (Karoline Leavitt) 週一晚間表示,川普將縮短加拿大之行,並於週一晚間飛回華盛頓特區,理由是「中東正在發生什麼」。

空軍一號起飛後不久,總統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發文稱:“一心想出名的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誤以為我離開加拿大的七國集團峰會,是為了返回華盛頓,推動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停火’。錯了!他不知道我為什麼現在要去華盛頓,但這肯定與埃馬守火無關。

總統此前曾表示,伊朗領導人“願意進行談判”,但他們此前已有60天的時間就核野心達成協議,卻在四天前以色列發動空襲之前未能達成協議。同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的空襲使伊朗核計畫倒退了「非常非常長的時間」。

以色列攻擊伊朗國營電視網絡 

週一,以色列發出警告一小時後,伊朗國家電視台——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新聞網因爆炸而停止了直播。影片顯示,主播薩哈爾·埃馬米身後的螢幕突然中斷,攝影棚裡瀰漫著碎片和煙霧,她衝出鏡頭。直播迅速切換到預先錄製的節目。

不久,艾瑪米從另一個演播室回來直播,並被看到與另一位主播交談。她說,「記者的屍體」出現在最初的直播現場,影像顯示天空中煙霧繚繞,火焰四起。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駐德黑蘭記者賽義德·巴塞伊(Seyed Bathaei)報道,週一聽到了防空武器的射擊聲。他表示,許多人試圖逃離這座城市,導致主要幹道長時間擁擠。他說,國家電視台仍在播出,但電視台總部似乎著火了。巴塞伊估計,週一首都多達80%至90%的商家關閉。

以色列國防部長承認對電視演播室的攻擊負責。 

據報道,2025 年 6 月 16 日,以色列襲擊了伊朗國家電視台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新聞網使用的大樓,大樓內煙霧瀰漫。
據報道,2025 年 6 月 16 日,以色列襲擊了伊朗國家電視台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新聞網使用的大樓,大樓內煙霧瀰漫。斯特林格/蓋蒂圖片社

伊朗宣布已發射約 100 枚飛彈,並誓言對以色列對其軍事和核子基礎設施的全面襲擊進行進一步報復,德黑蘭稱,自周五以來,以色列的襲擊已造成伊朗至少 224 人死亡。

美國國務院將以色列旅行警告提升至最高級別

美國駐特拉維夫大使麥克·赫卡比 周一在社群媒體上發文稱,一枚飛彈在美國駐特拉維夫領事館附近造成輕微損壞 。他表示,沒有美國人員受傷。當天晚些時候,美國國務院將對以色列的旅行警告提升至最高級別,並警告美國公民不要前往以色列。眾議院議長麥克約翰遜 宣布,他將推遲原定於本月晚些時候在耶路撒冷向以色列議會發表的演講。

赫格塞斯表示,他“指示向該地區部署更多能力”

週一傍晚,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 在 X 上寫道 ,他週末“指示向美國中央司令部責任區部署更多能力”,並補充說:“保護美國軍隊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這些部署旨在加強我們在該地區的防禦態勢。”

美國官員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台透露,美國正派遣多架加油機前往歐洲預先部署,以便更靠近中東,為政府提供選擇。 

這些飛機可以透過讓用於攔截來襲無人機的戰鬥機保持在高空來支援防禦行動,但如果伊朗襲擊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基地,這些加油機也可以支援進攻行動。

據美國官員透露,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打擊群也將前往中東,航空母艦抵達後,美國將擁有兩個可打擊伊朗的航空母艦打擊群。

以色列稱伊朗飛彈已造成至少 24 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以色列稱,截至週一早上,伊朗飛彈共造成 24 人死亡,約 500 人受傷,以色列國防軍指控德黑蘭故意針對平民進行攻擊。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週一上午表示:“我們打擊的軍事目標和能力旨在摧毀以色列國,而他們卻向人口中心開火,目的是打擊平民。”

伊朗飛彈攻擊以色列的後果
2025 年 6 月 16 日,伊朗發射飛彈後,緊急救援人員在特拉維夫現場工作。RONEN ZVULUN / 路透社

作為回應,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埃菲·德弗林將軍週一在電視演講中表示,「50架戰鬥機和飛機對伊朗實施了打擊,摧毀了120多個地對地飛彈發射器」。他表示,伊朗革命衛隊的精銳部隊聖城軍是主要目標,該部隊在伊朗境外開展軍事和情報行動,此次襲擊摧毀了「伊朗政權擁有的三分之一的地對地飛彈發射器」。

德夫林還表示,以色列空軍已對伊朗首都德黑蘭建立了「全面空中優勢」。

據法新社報道,以色列國防部長以色列卡茨週一警告稱,德黑蘭居民將為伊朗襲擊以色列平民「付出代價」。

這場戰鬥導緻美國和伊朗原定於週日舉行的有關伊朗核計畫的會談被取消。

另外,三名美國官員週日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 川普反對以色列最近刺殺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的計畫。

一位美國官員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以色列曾有機會暗殺哈梅內伊,而川普向內塔尼亞胡表示,這不是個好主意。他們表示,內塔尼亞胡和川普的對話發生在以色列 上週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攻擊之後。 

內塔尼亞胡辦公室否認了這一說法,稱其為虛假。

同時,一位熟悉指令內容的消息人士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美國國務院已向所有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發出指令,要求其“自行決定”向東道國政府傳達或重申,美國“沒有參與以色列針對伊朗目標的單方面行動,也沒有提供油輪支持 

週一凌晨特拉維夫發生爆炸

週一黎明前不久,特拉維夫發生強烈爆炸,可能是以色列防禦系統攔截伊朗飛彈造成的,爆炸導致沿海城市天空冒出黑煙。

以色列中部城市佩塔提克瓦當局表示,伊朗飛彈擊中了那裡的一棟居民樓,燒焦了混凝土牆,震碎了窗戶,並掀翻了多套公寓的牆壁。

伊朗飛彈襲擊佩塔提克瓦的後果
2025 年 6 月 16 日,伊朗發射的彈道飛彈襲擊以色列佩塔提克瓦部分地區,受損建築物的居民被疏散。MOSTAFAF ALKHAROUF / ANADOLU,蓋蒂圖片社

以色列紅大衛盾緊急服務中心報告稱,在襲擊以色列中部四個地點的飛彈襲擊中,兩名婦女和兩名男子(年齡均為 70 多歲)以及另外一人死亡。

「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們的平民正成為攻擊目標,」以色列警方發言人迪恩·埃爾斯登在佩塔提克瓦被炸毀的建築物外說道。 “這只是其中一個場景。在南部海岸附近,我們還發現了其他類似的場景。”

佩塔提克瓦居民約拉姆·蘇基 (Yoram Suki) 在聽到空襲警報後與家人一起衝向避難所,待空襲結束後,他發現公寓已被摧毀。

「感謝上帝,我們沒事,」這位 60 歲的老人說。

儘管失去了家園,他仍然敦促內塔尼亞胡繼續對伊朗發動攻擊。

“這完全值得,”他說。 “這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

MDA 表示,除了罹難者外,醫護人員還轉移了另外 92 名傷者到醫院,其中包括一名情況嚴重的 30 歲婦女,同時救援人員仍在搜尋被困在房屋廢墟下的居民。

「當我們到達火箭彈襲擊現場時,我們看到了巨大的破壞,」MDA 的護理人員加爾·羅森博士說,他在建築物著火時救出了一名 4 天大的嬰兒。

週日早些時候,伊朗向以色列中部發射飛彈,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奇表示,如果以色列停止攻擊,伊朗也將停止攻擊。

然而,經過一天的猛烈空襲,襲擊目標從軍事設施擴展到煉油廠和政府大樓,革命衛隊於週一採取強硬立場,誓言未來幾輪的襲擊將「比以往更有力、更嚴厲、更精確、更具破壞性」。

衛生部門也報告稱,伊朗共有 1,277 人受傷,其中不分軍官和平民。

包括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伊朗倡議組織「人權運動者」在內的人權組織認為,伊朗政府的死亡人數被嚴重低估。 「人權運動者」稱,已記錄的死亡人數超過400人,其中包括197名平民。 

以色列辯稱,對伊朗最高軍事領導人、鈾濃縮設施和核科學家的攻擊是必要的,以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而內塔尼亞胡聲稱伊朗正在「競相」獲得核武器。

伊朗一直堅稱其核子計畫用於和平目的,美國和其他國家評估認為,德黑蘭自2003年以來就沒有尋求核武。

但近年來,伊朗鈾濃縮庫存不斷增加,已接近武器級水平,據信如果伊朗願意,它有能力在數月內開發出多種武器。 

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庫克艦長的「奮進號」艦確認位於羅德島附近海域

據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稱,研究人員已經證實,18 世紀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的失蹤船隻最終安息在羅德島的紐波特港,從而解開了數十年的謎團。

博物館在本月初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兩位澳洲歷史學家麥克康奈爾和德斯利迪最初於1998年確定了這艘名為「奮進號」(HMS Endeavour)的沉船位置 。博物館的報告詳細說明了一項歷時26年的檔案和考古研究計畫如何最終確定「奮進號」沉船的位置,正如康奈爾和利迪所想的那樣,它實際上位於紐波特港的海底。

庫克船長在18世紀中期駕駛「奮進號」多次橫渡太平洋,這在歷史上可謂是家喻戶曉。他因前往塔希提島、紐西蘭和澳洲(他宣稱這些島嶼為英國所有)以及夏威夷(最終在與當地居民的糾紛中喪生)的航行而被人們銘記。博物館的報告指出,庫克對這些島嶼的探索為英國在這些地區的殖民奠定了基礎,因此,儘管出於各種原因,它仍然是澳洲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奮進號,約 1770 年。
1784 年出版的庫克船長探險彙編《庫克船長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航行全史》中有一幅版畫,展示了 1768 年至 1771 年庫克船長南太平洋航行期間,“奮進號”停靠在如今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海岸的情景。科學與社會圖片庫/蓋蒂圖片社

報告摘要寫道:“對一些人來說,詹姆斯·庫克在1768年至1771年間領導的太平洋航行體現了歐洲啟蒙時代的精神;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它像徵著殖民化的開始和對原住民的征服。”

庫克去世後,「奮進號」返回英國,並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用於運送英國軍隊和關押戰俘。後來,它被賣給了私人船主,後者將其改名為“三明治勳爵”,並於1778年在紐波特港的戰爭中故意沉沒。

2022年,澳洲海事專家 首次宣布,他們認為「奮進號」是散落在紐波特港的眾多古代沉船之一,這一說法引發了廣泛爭議。但羅德島州歷史保護與遺產委員會與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合作,推進了沉船研究,最終確認了沉船的身份。他們正在努力確保沉船遺址從現在起得到保護。

報告指出:“鑑於‘奮進號’對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美國以及整個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要確定其沉船地點,就需要確保最高級別的立法和實體保護。”

川普因「中東局勢」縮短 G7 行程

川普總統縮短了對加拿大的行程,與世界各國領導人舉行會晤,並於週一晚間飛往華盛頓。

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表示,這是由於「中東正在發生的事情」。

川普於週二凌晨 5 點前不久抵達安德魯斯聯合基地。 

川普週日抵達加拿大參加年度七國集團峰會,並於週一稍早與加拿大和英國領導人會面。但萊維特週一晚間表示,總統將提前離開,似乎是指以色列和伊朗的衝突。

萊維特寫道:“雖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由於中東局勢,川普總統將在今晚與各國元首共進晚餐後離開。”

週一,當被問及為何離開峰會時,川普表示,“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我必須提前回來。”

在空軍一號滑行準備離開加拿大時,川普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發文稱,他提前返回首都與以色列和伊朗停火談判無關。法國總統馬克宏先前曾提出停火的可能性,引發了川普的批評。

「他不知道我為什麼現在要去華盛頓,但這肯定與停火無關。事情比停火重要得多,」川普寫道。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告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國務卿馬可·盧比歐也將返回華盛頓。

美國官員週一晚間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表示,美國不會加入以色列的軍事攻擊。儘管有報道稱,川普要求國家安全委員會和戰情室在他返回白宮後做好準備,但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內閣成員已經24小時待命——包括自上週以色列開始對伊朗發動襲擊以來。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辦公室發言人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表示,加拿大「在白宮公開宣布之前,已透過官方管道獲悉川普總統離職的消息」。

中東局勢已成為此次峰會的焦點。川普在與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會晤時表示,他已經「與所有人」討論了以色列和伊朗問題。

“我已經和每個人都談過了。以色列表現很好,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總統說,並補充道,“我認為會簽署協議,或者會發生一些事情,但我認為會簽署協議。我認為伊朗不簽署協議是愚蠢的。”

《華爾街日報》 週一報道稱,伊朗已向中間人發出訊息,表示他們希望緩和衝突。川普在會見加拿大總理時向記者確認,他知道這些資訊。

當記者問他從伊朗聽到了什麼消息時,他回答說:“他們想談。但他們早就應該談了。我和他們各有60天的時間。但到了第61天,我說,我們還沒達成協議。他們必須達成協議。我和他們各有60天的時間。但到了第61天,我說,我們還沒達成協議。他們必須達成協議。我和他們各有60天的時間。但到了第61天,我說,我們還沒達成協議。他們必須達成協議。他們接著說:“這對雙方來說都很痛苦,但我想說,伊朗並沒有達成協議。 

總統突然返回華盛頓之際,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爆發了幾十年來最激烈的戰鬥,雙方 互相發動空襲和飛彈襲擊。

自上週晚些時候以來,以色列發動了多輪空襲,聲稱其目標是伊朗核計畫、研究科學家和高級軍事官員。伊朗則以飛彈和無人機攻擊以色列作為報復。

週一,以色列襲擊了位於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國家電視台,並敦促德黑蘭市中心數十萬居民撤離。川普在“真相社交”上寫道:“每個人都應該立即撤離德黑蘭!”

總統和其他美國官員曾公開和 私下表示,美國沒有參與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儘管以色列確實事先告知了美國此次行動,而且美國也曾幫助以色列攔截伊朗飛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先前報道稱,川普拒絕了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提出的暗殺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的計劃。

這位以色列領導人周一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採訪時被問及是否計劃針對哈梅內伊。

「你看,我們正在做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他告訴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台的喬納森·卡爾。卡爾指出,川普已經拒絕了這個想法,並告訴內塔尼亞胡,總統擔心暗殺伊朗最高領導人會使衝突升級。

“這不會加劇衝突,”內塔尼亞胡辯稱,“這將會結束衝突。”他指責伊朗“將我們推向核戰爭的邊緣”,並表示“事實上,以色列正在做的是阻止這一切,結束這種侵略,而我們只有勇敢對抗邪惡勢力才能做到這一點。”

川普政府也警告伊朗不要攻擊該地區的美國軍事基地。

同時,川普敦促伊朗簽署協議,限制其核計畫規模,並召開了多輪談判,但目前談判已暫停。伊朗長期以來一直否認有任何製造核武的計劃,儘管國際監督機構表示,伊朗近年來增加了高濃縮鈾庫存。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長期以來一直對與伊朗達成協議持懷疑態度。

川普考慮與以色列聯手打擊伊朗核設施

多位知情人士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台透露,川普總統正在考慮加入以色列為期多日的襲擊伊朗核設施的行動。

據包括一名高級情報官員和一名國防部官員在內的消息人士透露,其中一個可能的目標是福爾多,這是一處地下鈾濃縮設施,據信它是伊朗核計畫的關鍵。

福爾多核電廠位於一座山下近300英尺(約91公尺)深的地方,受到強大的防空系統保護,被認為是未來核武「突破」計畫最有可能的地點。核不擴散專家表示,伊朗的目標是在福爾多進行鈾濃縮,用於製造武器,並擴大其濃縮鈾庫存。 

伊朗福爾多核設施地圖
資訊圖表包含 Planet Labs PBC 於 2025 年 3 月 19 日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了伊朗福爾多核電廠。 © 2025 PLANET LABS PBC/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川普最親密的顧問們對於下一步行動並未達成完全一致。

預計川普國家安全團隊將於週二稍早在白宮戰情室舉行會議討論此事。出席者包括副總統J·D·萬斯、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以及中東問題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

週五凌晨對伊朗發動攻擊後不久,以色列就聲稱伊朗在研發核武方面正在迅速取得進展。但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情報部門的評估報告稱,伊朗並未開發核武器,但伊朗政權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重啟核計畫。 

據國際原子能總署稱,伊朗近幾個月大幅增加了近武器級鈾庫存。伊朗政府長期以來堅稱其核子計畫用於和平目的。

川普政府曾公開和私下表示,美國沒有參與以色列的進攻,儘管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先前報道稱,美國曾幫助以色列攔截伊朗報復性發射的飛彈。

川普並未排除介入的可能性,週二早些時候他在 Truth Social 上發布的一系列貼文引發了人們對美國介入這場衝突程度的質疑。

總統週二發文表示:「我們現在完全控制了伊朗的領空。」他還寫道,美國知道伊朗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的下落,但補充說:「我們不會幹掉他(殺死他!),至少現在不會。」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此前報道稱,川普反對以色列暗殺哈梅內伊的計劃。

最近,川普先生發文稱,“無條件投降!”

TESLA︱馬斯克擬6月底推無人駕駛的士服務

特斯拉(TESLA)CEO馬斯克(6月10日)在X發文表示,公司的無人駕駛的士服務「Robotaxi」「暫定」於6月22 日在德克薩斯州(Texas)奧斯汀(Austin)推出。

馬斯克帖文寫道,「我們對安全問題非常擔心,所以日期可能會改變。」

當日較早時間,馬斯克亦在社交平台X上分享一段影片視頻,顯示特斯拉正在奧斯汀的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沒有人類安全監督員在駕駛。該段長達八秒的影片亦顯示最新的Model Y SUV,車身塗成黑色,上面畫著白色的「Robotaxi」標誌。車輛在十字路口行駛,並在人行道上停下來讓行人通過。

中美倫敦經貿磋商料有進展 聚焦關稅稀土等核心議題

中美元首上周四通話後,兩國宣布將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昨起至13日訪問英國,周一將與美方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王義桅對《星島》稱,今次磋商的核心議題或將涵蓋芬太尼相關關稅、中國稀土出口,以及中國是否願意助力緩解美國債務危機等方面。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院長吳心伯相信,是次會談可以取得一定進展,未來可能進一步下調甚至取消部分關稅。

或下調甚至取消部分關稅
中美5月12日於日內瓦會談達成共識,同意貿易休戰90天,並大幅調降彼此關稅。但未滿一個月,兩國在經貿、科技與教育等領域摩擦不斷。華盛頓宣布對中國實施全球晶片禁令,並取消中國留學生簽證,引發北京強烈反彈,有傳中國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上周四,兩國元首通話,同意雙方團隊繼續落實好日內瓦會談共識,並盡快舉行新一輪會談。

中美再就經貿問題舉行會談。國為何立峰(左)和美國財長貝森特早前在日內瓦會談。美聯社

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結束 商務部:雙方達成框架協議

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於倫敦進入第二天。央視新聞報道,會議由當地時間周二(10日)上午開始,在午餐後繼續。換言之,大約在香港時間晚上9點後繼續。報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表示,美中貿易談判達成了框架協議,落實中美元首本月初通話及日內瓦會談達成的共識。

李成鋼:落實兩國元首通話及日內瓦會晤共識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表示,雙方進行了專業、理性、深入、坦誠的溝通。雙方原則上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共識以及日內瓦會談共識達成了框架。這次倫敦會談取得的進展有利於中美之間進一步增進信任,進一步推動中美經貿關系穩定健康發展,也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注入積極的正能量。

路透社引述李成鋼表示,中美談判代表經過兩天會談後,已就貿易問題達成一項框架性協議,並將向兩國領導人匯報結果。
貝森特:仍有細節問題需後續磋商
美國財長貝森特則在會議後表示,已經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富有成效的會談,並將根據需要繼續討論。自己將返回美國,而美國筫易代表格里爾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將繼續談判。目前仍有細節問題,需要中美兩國官員後續磋商。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亦證實,與中方代表團達成框架協議,「一旦(特朗普)總統批准,我們便會努力實施」。

香港時間周二晚上約十一時(英國時間下午四時),路透社曾一度引述一名美國官員指,中美兩國已在倫敦結束貿易談判,兩國均在出口管制問題上尋求突破。但美財政部官員表示,會議仍繼續。據了解,會議一直持續至周二晚上。

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於周一(9日)在英國倫敦西區的蘭卡斯特宮(Lancaster House)舉行,歷時六小時結束。分析認為,這次談判預計將聚焦稀土、關稅和科技等議題。首日會議後,美方代表團稱「有成果」; 中方暫未有任何公布。

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領的中方代表團與美方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地點位於白金漢宮附近的蘭卡斯特宮。會談持續了6個小時,於倫敦時間6月9日晚上20時左右結束(北京時間6月10日凌晨3時)。據彭博社報道,雙方將於倫敦時間6月10日上午10時繼續談判(北京時間6月10日下午17時)。

當地時間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官員與美方在英國倫敦開始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

Jetstar Asia捷星亞洲宣布下月底停運!3大原因致經營困難 為首批香港飛東南亞廉航

捷星亞洲 Jetstar Asia停運|捷星亞洲(Jetstar Asia)今日(11日)正式宣佈,將於2025年7月31日起永久停運,該航空公司曾是港人前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的熱門平價選擇,也是亞洲首批廉價航空公司之一。

Jetstar Asia捷星亞洲 宣布7月31日起停運!

停運聲明稱區內營運成本上升  旅客可申請退款或替代航班
捷星航空(Jetstar Airways)今日(11日)於官方網站發布一則聲明,指因供應商成本、機場費用和航空費用上漲,及新加坡和東南亞地區運力和競爭的加劇,致近年經營面臨挑戰,決定將於2025年7月31日(四)起,永久停止捷星亞洲(Jetstar Asia)的營運。

Jetstar Airways及Jetstar Japan未受任何影響
在正式停止運營之前,捷星亞洲將會逐步削減航班,直至2025年7月底。對於已購票的旅客,捷星航空承諾會盡力減少對旅客的影響,旅客亦可選擇直接與航空公司聯繫,安排全額退款或可替代的航班。值得注意的是,捷星航空(Jetstar Airways)及捷星日本(Jetstar Japan)的航班營運並不會受任何影響,包括澳大利亞與東南亞之間的國際航班,將繼續提供穩定服務。

捷星亞洲為首批香港飛東南亞廉航
捷星亞洲(Jetstar Asia)成立於2004年,是新加坡的一間低成本航空公司,所提供的航線均是在與新加坡飛行距離5小時以內,其中包括香港及台北等地,曾是不少港人飛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平價出行之選,至疫情前,也一直提供往返香港至新加坡的航班服務。

習近平獲李在明邀11月訪韓參加APEC 學者:成中韓關係改善重要契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同南韓新任總統李在明首次通電話,呼籲中韓加強各層級各領域交流,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李在明表示,願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感情,推動雙邊睦鄰友好關係,並邀請習近平11月訪韓,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

維護多邊主義自由貿易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對《星島》表示,韓國前總統尹錫悅「親美」又「親日」,令中韓遭受很大挑戰,李在明當選總統表明中韓關係將回歸正常。韓國11月將在慶州舉辦APEC峰會,而中國是2026年峰會主辦國,相信習近平主席肯定會去慶州參加APEC,李在明總統亦將訪華,成為中韓關係改善的重要契機。

習近平昨日強調,中韓是搬不走的近鄰,應增進戰略互信,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要深化人文交流,夯實民意基礎,讓中韓友好在兩國人民心中扎根。李在明表示贊同,願推動雙邊睦鄰友好關係深入發展,改善和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感情。

學者王義桅指出,韓國對華民意仍較為負面,一方面因為2016年韓國決定部署美國薩德反導彈系統,引起中國強烈不滿並反制;另一方面,韓企在中國也因市場競爭加劇面臨利潤下降等問題,導致很多抱怨。因此,兩國元首都強調了深化人文交流,增進人民感情。